2025年7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7号),宣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将对代理出口企业的所得税预缴申报流程进行重大调整。
此次公告首次明确要求,以代理、市场采购贸易或外贸综合服务等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必须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情况。为落实此要求,配套发布了《代理出口企业受托出口情况汇总表》。这次举动意在堵塞代理出口业务中长期存在的“买单出口”和“不合规代理”等等不合理操作导致税基侵蚀的漏洞。
新规的核心在于要求代理出口业务必须要写明真实货主。《公告》第七条具体规定:采用上述代理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若未能准确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的基础信息及出口金额,其相关出口业务将被视为自营出口,而一旦被视为自营出口,则由该代理企业代替委托企业承担相应出口金额应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以下是典型案例:
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出口货物500万元,收取代理费5万元,其中甲是委托企业,乙是代理企业。在预缴时,乙公司必须将甲公司(实际委托企业)信息及500万元出口额全部填入汇总表,并仅就5万元代理费确认收入;而乙公司则就500万元确认委托出口收入。
根据专业人士分析,此次改革首次将“穿透式”信息核验机制引入企业所得税预缴环节,从根本上消除了过往代理出口业务中因层层分包、“假自营”掩盖代理关系以及真实货主信息缺失所造成的监管盲区。 这意味着传统的“买单出口”操作(即缺乏真实货主或隐匿实际生产方)将失去生存空间。新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如实申报其委托出口的收入,否则承接出口的代理企业将承担本应由生产企业申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买单出口”作为一种在国际贸易领域长期存在却缺乏规范性的操作模式,始终占据着出口流程的灰色区域。 其表面上的操作便利性,掩盖了深层次涉及的法律责任与税务遵从风险。
早在2025年3月25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局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应征国内环节税货物出口优化服务 规范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8号)就提及:“存在伪造、变造、买卖报关单,虚构出口业务、虚报少报货值、逃避缴纳税款等违法行为,或者协助实施上述违法行为的,由各相关部门依职责分工依法依规处理”,进一步明确了“买单出口” 的违法性。
什么是“买单出口” ?
简单来说,“买单出口”就是借用其他有出口资质的公司抬头来完成报关
一笔典型的买单出口流程如下:
卖家或工厂A→委托给物流公司B→物流公司找到合作的报关行C→报关行用出口抬头公司D完成出口申报。
从流程上看,“买单出口”虽然从操作上解决了“出口资质不足”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不对称:货物由A发出,报关记录在D名下,收汇却是A自己的跨境账户。
因“谁出货”和“谁收款”不一致,长期形成了数据不对称的灰色地带,也成了偷漏税行为的温床,甚至催生了专门利用“信息差”进行税务规避的灰色操作链。这些市场行为引起了国家税务部门的重视,所以出台了此次政策,既是监管又是指导。
代理出口与自营出口
代理出口:
定义与特点:代理出口是指外贸企业作为代理方,受委托方的委托,以委托方的名义办理出口货物的报关、结汇等手续。在这种模式下,外贸企业不拥有对出口货物的所有权,仅提供代理服务,并收取代理费用。代理出口的风险和收益主要由委托方承担。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和第九百二十二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受托人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指示处理委托事务。这构成了代理出口的法律基础。
业务流程:代理出口企业通常需负责接收委托、签订代理合同、办理报关报检、协助货物运输、代收货款及结汇等。同时,代理出口企业还需向委托方提供相关的单证和文件,如出口报关单、结汇水单等。
典型场景:中小生产企业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如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服务商)代理出口,既能满足合规要求,又能享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优惠。
自营出口:
定义与特点:自营出口是指外贸企业直接使用自己的名义和渠道,与国外买家进行谈判、签订合同,并自行办理出口货物的报关、结汇等手续。在这种模式下,外贸企业拥有对出口货物的完全控制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收益。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并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这表明自营出口企业需自行办理相关税务手续。
业务流程:自营出口企业通常需负责市场调研、客户开发、合同签订、生产安排、报关报检、货物运输、结汇收款等全过程。
三者本质区别
核心界定:买单出口的本质是“通过虚假主体规避监管”,而代理出口与自营出口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独立承担出口主体责任”。代理出口与自营出口均属《对外贸易法》认可的合法贸易模式,但代理出口需依赖委托代理法律关系的合规构建,自营出口则以企业自身资质为基础。
此次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新规,无疑将对代理出口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促使企业更加规范地进行出口操作,有效防范税务风险,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